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,旧城改造、建设新区是各地普遍面临的重要发展课题,中国城市新区曾是改革开放的重要亮点之一,但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必须尊重经济规律,必须因地制宜、注重质量,必须量力而行,必须到实践和群众中找答案,在充分细致的调研论证中明确路径和目标,否则与实际脱节、与规律相悖、与民意相违的“造城”之风,表面上红红火火、风风光光,实际上却是精血亏耗的虚火症。一些城市盘子做大了,骨架撑开了,高楼起来了,却缺乏完善的公共设施,没有可靠的产业支撑,公共服务也远远落在后面。
决策失误、规划错误,所造成的浪费往往是最大的,不少地方一哄而上,新城四起,大片良田被圈占,大笔财政资金注入,大量人力物力投入,让地方政府背上沉重的债务包袱,更让单纯依靠投资拉动的粗放型“发展病”越来越加重。
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,这是一项内涵丰富的现代化系统工程,也是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改革过程。剖析“造城”之风,错就错在将城镇化简单地理解成圈地、盖楼、造城,还是用“GDP至上”的旧思维想问题,靠行政推动的老办法谋发展,也闪现着“四风”的影子。
2013年8月27日

